河南省完善保护制度体系 守护非遗传承文化根脉

2020-11-04省内政策

五一期间,郑州市金光农民花卉创业园里热闹非凡,捏面人、皮影戏等40多个非遗展演项目吸引了众人围观。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老传统、老技艺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传承、发展遇到了困难。随着河南省政策、资金、法律等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非遗保护传承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大力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

  今年河南省正式启动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消息一传出,新郑市耿坡村的耿氏制香传人耿发旺感慨地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根。没有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不少优秀的非遗项目恐怕早就流失或者消亡了。”耿氏家族的制香技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市场萎缩、年轻人不愿学等原因,传承难以为继。

  对那些正走向消亡的非遗项目,河南省采取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样化保护措施,相继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拍摄、记录,形成档案和建立数据库。目前,整理文字资料30多亿字、照片10万多张、录音3800多个小时,录像4300多个小时。

  同时,中央、省财政对非遗保护大力提供专项资助。数字显示,2011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共拨付河南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3亿元;2014年至2016年,省财政共拨付非遗保护专项资金3800万元。

  “有了资金保障,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一些濒临灭绝的项目,如传统戏曲、传统美术、手工技艺得到了及时抢救保护,不少项目恢复了生机。”5月9日,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刘春晓说。

  2014年,河南省公布施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河南省的非遗保护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传承

  文化学者冯骥才说,传承是非遗的生命。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活态”载体,目前面临传承人年老体弱、人走技失的困局。

  刘春晓说,为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并制订传承人培训计划,分批对传承人进行轮训、扶持,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截至2016年,河南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13项、728项,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84名、641名。

  此外,河南省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与高校合作,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和场所等形式。如依托郑州轻工业学院,开展木版年画、剪纸技艺、浚县泥咕咕、陶瓷烧制技艺等高级培训班,每年培训200多人,不仅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的素质,也提高了对非遗传承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如何让“非遗”“活起来”?“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张俊涛认为,传承非遗,最重要的是恢复其实用价值,让传统手艺融入社会,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如今,全省各地开设专门的非遗展厅,向社会展现百姓风俗习惯、情感追求、审美情趣等。此外,以春节、“文化遗产日”等节日为契机,举办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淮阳伏羲庙会、鹤壁浚县古庙会、宝丰马街书会、老子祭祀等展演活动已形成非遗展演品牌效应,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融入了现代生活,增强了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撬动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非遗保护队伍中。

关键词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