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县实施“文化强县”战略 助推高质量

2020-11-04省内政策

近年来,河南省沈丘县紧抓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着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以文化城,以文润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为县域发展增添人文厚度、价值深度和形象风度,全力决胜脱贫攻坚,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化助力

  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化扶贫要求,引领脱贫发展之舵,补足群众脱贫精神之钙。把深化乡村文化基础建设、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8个农家书屋、352处村级文化广场、110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59个贫困村实现文化广场全覆盖。统筹加强城市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文化阵地建设资金投入,投资1.1亿元建成沈丘文化艺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将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按照文化引领、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延伸的工作原则,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为所有贫困村安装文化大喇叭及文体活动器材等,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使文化脱贫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强。坚持文化“三贴近”,本着文化扶贫原则,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送文化、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文化惠民水平,2019年全县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脱贫攻坚巡演等文化惠民活动6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电影下乡共放映570多场次,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开展意识形态进基层、“道德讲堂”“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移风易俗”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变“输血”为“造血”,转变群众思想,全力助推群众脱贫。2018年8月1日,沈丘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在周口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留住乡愁

  强化非遗文化保护

  强化乡愁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立“沈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沈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制定《沈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和《沈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等规章制度。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拉网式非遗普查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建立非遗信息库。以各级文化馆(站)为载体,建立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展演基地6个,通过举办优秀成果展演展示、开办辅导培训班、拜师授课等方式,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不断加强对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力度。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进乡村、集中展演和交流活动300多次,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文狮子、顾家馍、清三彩、沙河大鼓等非遗项目12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4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7项,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登记在册人数为146人。2015年,沈丘县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

  注重传承

  创新扮靓文化品牌

  一是激活文化品牌。邀请台湾110多位文化艺术家,成功联合举办“中国·沈丘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海峡两岸书法家共书《千字文》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涉台十大新闻活动。举办“岭南文化交流展”,促成南粤先贤馆、河南省当代艺术馆、沈丘县文化艺术馆、高剑父纪念馆、欧广勇艺术馆五家文博机构共建。举办“薪火——王吉祥王颖生中国画作品展”“何家英师生书画展”“时全兴中国画故乡回报展”“翰墨壶韵,锦绣中原——中国画、紫砂壶、乱针绣、青花瓷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广沈丘文化艺术,提升了沈丘对外知名度。

  二是彰显文化影响。积极鼓励本地文艺家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朋友圈”。沈丘籍诗人、书画家刘迅甫连续39年为全国各地农民义务写春联,沈丘籍著名作家刘庆邦,每年都向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播撒文化种子。文化从业者普高启回乡投资200万创办鸿儒书社,以书店为平台,加入国学、书法、写作培训,有效丰富了沈丘文化服务市场。

  三是强化人才培育。沈丘籍文化艺术家们大力反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书法家马奔回沈创办了中国乡村文化俱乐部,已经培养出30名优秀教师、100多名优秀学员和优秀农民文化艺术工作者,在沈丘农村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四是弘扬乡贤文化。设置好人一条街文化宣传牌,开设沈丘好人网,荐评沈丘好人,选树新乡贤典型。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一长廊两展馆一基地宣教示范阵地”建设,先后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阵地6个。包容开放,叫响大品牌,创建中华槐园国家3A级旅游区,着力打造以千字文文化、槐文化、槐资源保护为建设内容的文化园区;创意规划千字文广场主题园,全方位展示千字文文化,实现由“卖产品”向“卖文化”的转变;创新融合,打造新品牌,将千字文文化与蒙学文化融合,槐文化与根文化相融合,成功举办“世界华人同书千字文”“世界华人寻根问祖”、蒙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开创了10国华人齐聚沈丘的先河,荣获“河南省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

  以文化城

  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展特色。坚持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群、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推动玉文化产业园、中华槐园、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融合发展,形成生态旅游、工艺美术、玉石古玩“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是项目推动。积极挖掘开发民间工艺项目,打造优势手工艺项目链条,齐门漆雕、顾家馍、步清斋毛笔、青三彩等一批具有沈丘地域文化符号特色的非遗项目,初步实现产业化。

  三是转型升级。依托豫东电商批发物流园,22个乡镇农村电商服务店将沈丘特色文化产品推送出去,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分享经济融为一体,形成“文化+互联网”新型融合模式,推动全县文化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四是树强企业文化。围绕工业兴县、开放强县目标,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以金丝猴奶糖为龙头的食品产业文化、以晶鑫网业为龙头的造纸网产业文化、以龙峰新材料为龙头的电子科技产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精神,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4亿元,位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4亿元,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周口市第一。几年来,沈丘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县、双拥模范县和全省红旗渠精神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检。

关键词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