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2020-11-03专题报道

这是中国西部富饶的成都平原。水遍布在城市和乡村,是平原最生动的表情和息息相关的命脉。水为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史,创造了无尽的财富。水为这里带来了天地的灵气和永恒的凝聚力。水来自成都西北部的岷江,一座修建于2250年前的水利工程,将丰富的岷江水引进了平原。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充满了东方哲学和智慧色彩,直到今天还在源源不断的为成都平原创造着奇迹和世代富饶。

公元前四世纪末,大一统前夜的中国,正处于战国诸雄对峙、激烈兼并的大动荡之中。当时中国北方的霸主秦国君臣正在为统一华夏进行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辩论。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得蜀则得楚,楚王则天下定矣的军事主张,在公元前316年举兵灭掉了蜀国。公元前280年的秋天,秦灭蜀30年后,大将司马错在蜀国的首府成都齐集10万人马,以1万艘战船的浩荡之势,从岷江上游出发,顺水进入长江,南下东攻楚国,实践自己借岷江之势攻楚的军事思想。 然而在夺取了楚国的商於,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涪陵之后,军队却因为粮草和兵马不能及时补充,在商於陷入了瘫痪,无法继续深入楚国。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秦国利用蜀国作为攻楚跳板的缺陷。

公元前272年,30岁的秦国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一路艰险来到蜀郡担任郡守。按照秦国的耕战文化和司马错的军事思想,这位青年郡守要把自己的属地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所以把岷江改道引水经过成都,使其真正成为一条战争补给线的计划实施,最终历史性地落在了这位新任郡守身上。 上任后的礼兵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头,行进700多里,开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样才能让岷江水持续而又稳定的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又要在洪水季节控制水不能危害平原的城市,修建一个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为了李冰思考的重点。

经过考察,李冰选择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建造都江堰,以锁住岷江的咽喉。这一年李冰率数万民工在岷江河岸边开始动工,工人们用竹片编成笼,笼内塞满卵石,然后通过渡船运输到江心。用整整4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其中内江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在这时李兵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岷江水在坐落于成都平原西北的湔山前戛然而止,这座大山成为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而湔山又是江水流入平原的必经之路。 怎么样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钢钎和石锤旷日持久的凿打。如果只用这种方法凿开湔山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而秦国的统一大业却迫在眉睫。李冰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决定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

民工们先在湔山虎头岩岩面上架起大量木柴点火燃烧。一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一瓢瓢泼上滚烫的石面。经过热胀冷缩,岩石崩裂疏松之后,民工们才腰系吊绳登上虎头岩挥锤凿打,这一来便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光阴荏苒历经8年,湔山终于敞开胸怀,虎头岩的山体分开了一条宽20米的水路,工程的关键部分,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从此股股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

公元前256年,历时14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开始了他对四川平原持续至今的影响。公元前223年,秦国率百万大军从成都顺岷江而下进入长江,势如破竹,一举灭掉楚国,并在两年后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王朝秦。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都江堰历经沧桑的朴素外貌与沉着流淌的汩汩清流。这座最初以战略航运为目的修建的水利工程,在完成了当年的统一大业之后,依然发挥着分洪减灾和灌溉兴利的作用,向世人展示了他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和灵动悠远的灿烂文明。

为什么中国古人因为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水利工程?经历了2000多年,至今仍能被现代人使用,工程中的设计有着什么样的奥秘?李冰当时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选择在岷江河流的弯道处,依据弯道的水流规律,把江水引入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都江堰工程又分为三大部分,对水进行处理,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鱼嘴分水堤尾部的飞沙堰,面对滚滚而下的江水,首先由鱼嘴分水堤,把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平时六成江水分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时,则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将6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主流,而后汇入长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 同时内江最终入口宝瓶口,如同约束狂野江水的瓶颈,控制着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做到二次分洪。不仅如此,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已在都江堰工程中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 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地,外江处于凸地。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地,底层水流流向凸地,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分沙之后,仍然有部分泥沙流向内江,这时河道又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漩流冲力,再度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砂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尽可达到98%。都江堰工程这巧夺天工的三大部分,首尾呼应,互相配合,成功地做到了防洪排沙。它所蕴含的精湛水利原理是都江堰工程充满智慧,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典范之作。

都江堰建成后,李冰还定下了每年维修河道的制度,政府组织民工每年利用枯水季节清理河床,清淤时必须要挖够深度,以什么深度为标准呢?李兵当时在宝瓶口前的河床里埋下了石马,每年淘滩只要看见石马,深度就够标准了。到了明代石马又改成了更加坚固的卧铁,同时在岁修时还要调整飞沙堰的高度,确保飞沙堰既能排沙又能泄洪。这条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历经千年,至今还被奉为治水经典,为人们所使用。

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人就知道了以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方式治水,崇尚顺应水性的自然。后来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创始人李耳所主张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被更加明确地体现在同时期李冰的治水过程之中,成为治水的最高准则和思想灵魂。与现代西方水利工程思路不同的是,李冰并没有使用高炸大坝与江水硬性抵挡,而是采用柔性结构的竹笼卵石以柔克刚,并且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弯道、崖壁的角度所形成的冲力,自然的控制着水量和水流方向。工程的建设与自然的规律达到了协调统一、完美结合。由于工程不追求一劳永逸,取材因陋就简,所以每年的岁修又使都江堰实现了持续更新,体现了因势利导、朴实无华的东方思路。

但是也因为用料简陋,后来曾有人想要改变工程的用料,元代肃政廉访使吉当普,在鱼嘴这一关键部位,铸成16,000斤的铁龟。明代地方官施千祥又以铁牛镇守鱼嘴,但是都被洪水冲走以失败告终。直到明代御史卢翊巡查四川考察水利时,提出了只有李冰竹笼岁修的古法,才符合以柔克刚的自然规律。更值得一提的是,都江堰的设计,从鱼嘴的无坝引水到整个平原的灌溉,都采用了有口无闸的自动分水方式。水以自然的行进方式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在广袤的平原上形成了密如织网的自然渠系。水通过宝瓶口持续稳定的流入成都平原,灌溉的便利,使辽阔的乡村五谷丰登,人们在栽种粮食的同时,还利用多余的水来蓄塘养鱼,水又做为动力,带动水轮和水辗,用来加工各种农产品。农业不断发展,手工业也得以繁荣。自古喜欢栽桑养蚕的蜀地农民,在蚕茧丰收后办起了缫丝作坊,从汉代起蜀锦就久负盛名。蜀地所产的漆器和金银器也十分精致,不仅畅销国内,还经南方丝绸之路远销到了印度和地中海各国。都江堰的建成畅通了从成都出川的水路、西南乃至更广阔地域的资源汇聚到了蜀国。

从现代发掘的汉砖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成都的繁华盛景,引入成都的两条岷江水流府河南河上,来往穿梭着全国各地的船只,沟通了长江上下的万里黄金商道。从都江堰建成开始,秦朝到西汉四百年间,蜀地经济空前繁荣,人们丰衣足食,盆地之内有如天之府库物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以至于后世的历代王朝都把成都平原视为重要的战略和粮食基地。

公元207年,27岁的诸葛亮,就在他那篇著名的《隆中对》中为三顾茅庐的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热情洋溢的描绘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的景象,力劝刘备定都民殷国富的成都已实现帝业。诸葛亮认识到都江堰是富庶天府的源头,派出大将马超率1200多人前往都江堰参加岁修,并在当地设立官员专管都江堰事务。而就是从三国时期开始,都江堰有了延续至现代的堰官制度。经过汉代之后400年的发展,到盛唐之时,成都已有92万人口,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名的繁华都市。

都江堰建成400年后,公元143年,一位身着长袍的百岁老人长途跋涉来到了都江堰西南侧的青城山麓,在这座环境幽静满是碧树苍松飞泉流瀑的山中留下,于山林溪涧之中,开始了静静思索。他将毕生学习修行的黄老之学吐故纳新之后,在当地传播,创立了天师道,也就是中国唯一的自创宗教、道教。这位相传最后羽化山中的老人就是道教的开山鼻祖张陵。后来道教从这里开始传遍全国各地,如今在张陵修道的青城山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带有道教色彩和风格的建筑。道馆完全依照自然地理环境而建造,上下重叠、错落有致,并都以三为建筑构思,体现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乾坤观念。建筑上布满的绘画和浮雕装饰,表达了道家清静无为,健康长寿的思想。在张陵修行的天师洞大殿前,还刻有象征阴阳乾坤、五行八卦的太极图。这张图表现了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张陵是战国时期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在蜀地开宗明义,源远流长。而青城山作为道教的发祥地,世代香火缭绕,文人香客络绎不绝,成为世代道教圣山。

历代许多著名道士在青城山隐居修行,传宗开派,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道教文化。道家强调修身养性、延年长寿,为寻找长生不老之法,道士们经常采集各种药材,放在炼丹炉中焚烧,希望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公元八世纪的中叶,一名叫做清虚子的道士,经常寻找各种古怪的配方,炼制丹药。在一次使用硫磺木炭和消石为燃料炼丹时,发生了一场意外爆炸。这次爆炸让中国人早于西方1000多年就掌握了制造火药的技术。植被丰富的青城山,不仅是道教的圣山,还拥有730多种木本植物和大量珍贵药材,吸引了许多道士前来悟道养生。

唐太宗时代道士孙思邈来到了青城山,他在这里采集了大量药材,研究了解各种药性,撰写了医学著作《千金方》。因为这本至今仍然是中医必修的典籍,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道教文化吸取蜀文化滋养的同时,还与蜀文化相通相融,蜀文化以水为脉,道教也崇拜水。在道教最高神灵三官中,除了天官和地官以外,就是水官。与世界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道教强调顺应自然的同时要改造自然。天府源头都江堰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和李冰建堰的科学精神,正是与道教的思想不谋而合。 因此都江堰的创建者李冰又被道教尊崇为清源妙道真君,成为宗教和科学的完美结合。为纪念李冰,人们在湔山上修建了二王庙,朝朝暮暮、钟鼓钹磬伴随着江水轰鸣。清朝咸丰年间,道士张孔山在二王庙修道,他常年在岷江岸边古堰身旁,聆听着变化万千的岷江水声。尽毕生古琴研究所得,谱出了一首将道教音乐推向极致的古琴曲《流水》,被世界视为东方音乐的杰出代表。

岷江之水在崇山峻岭之中千回百转,汇万千小流成大江,时而空灵狂野。古老的都江堰与热情的江水浑然一体,旷古不变地停留在山水之间,以它朴素达观的东方精神凝固成为人类和地球永恒的记忆。

关键词

网友回应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