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传承之先秦时期

2020-11-03新闻动态

一、石器与石器时代

石器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以岩石为原料制作而成。在人类早期的历史发展中,使用石器的时间十分漫长。考古学上把这个主要使用石制工县进行劳动的历史时期称为石器时代,这也是对人类历史最初阶段的通称。根据早期人类制造石器技术的发展,6然时代可以则分为阳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历史阶政相石器时代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这种石器利用石块打击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片,加工成定形状的石器。

这种石器器形有政丽器(石得)尖状器等,制作比较相植。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等,这时期的社会组织形态主要是原始群和血缘家族公社。进入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后,石器的制作加工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细小精致的刮削器边缘锋利的尖刀投枪等,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河南省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时间距今大概是2万年,发现的石器有敲砸器尖状器。利削器等,还有带孔的石制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铲和石大量凿等。裴李岗文化是比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文化在河南境内主要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所使用业和工具的发展已经进人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期。此时我国开始进人了铜石并用时代,文明的标志和要素已经出现。

二、南召猿人

河南省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南召猿人。1978年9月,在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附近的杏花山脚下,发现了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被命名为南召猿人。随后又发现批动物化石,有剑齿象、剑齿虎、肿骨鹿、马、猪、中国鬣狗、熊、犀等。后来又在距离杏花山不远的小空山的山洞里发现了100多件石器和用火的痕迹。南召猿人生活的年代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致相当,距今50万~60万年。南召猿人是继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马坝猿人等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南召猿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古人类分布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也将河南地区的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40万~50万年,有力地证明了河南地区是中国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三、裴李岗文化

1977~1979年,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早期遗址,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年,在河南省的郑州、射氏、中牟、新密、巩义、登封、长葛邻陵郏县项城满川等地都有发现。裴李岗遗址发现有房基遗址、客穴、灰坑。基葬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另外还有夹砂红褐陶、灰陶等。石器有铲、斧、镰、石磨盘等。墓葬中随葬石磨盘的一般为女性,随葬农具者为男性男女分工明量。房基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以圆形为主,均为半地穴式。房基直径为2.2~2.8米,个别达到3.7米。室内边缘有柱洞。房基设有斜坡形或阶梯形门道。房内中间或后墙外有灶。房屋多为一间,个别遗址内也有二开间、三开间、四开间的,大多依次扩建而成。房基附近还有害穴和灰坑中。通过这些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生活在河南的居民的一此社会生活状况:

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已经成为氏族定居的物质基础;狩猎、采集和畜牧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辅助形式依然存在,男女已有分工;陶器生产是主要的手工业生产;发现的建筑遗迹说明此时村落已经形成;人们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尚无明显的差别,仍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四、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文化在河南境内主要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1921年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最早发现而得名的,最初曾被冠以“彩陶文化”的美称并闻名于天下。仰韶文化在河南的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安阳后岗、禹州谷水河、郑州大河村等地均有发现。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从繁荣到解体甚至迈入父系氏族社会门槛的漫长的发展时期,距今约7000-5000年,延续了约2000年之久,仰韶文化的基本内湖是经营农业、以种粟为主,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家畜,主要有猪和狗。兼营渔猎采集,渔猎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钵罐等,器物表面多彩绘,有的陶器上面还绘有鱼、人面等图案。仰韶文化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其聚落遗址反映出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已经形成。属于仰韶文化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和石柄上已经出现原始符号,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郑州西山发现了距今5300~ 4800年的古城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古城堡。文字和城市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要素,河南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五、河南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以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的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距今大约5000~4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的中下游,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庙底沟二期的早期龙山文化,叠压在仰部文化之上,主要分布在豫、晋、陕交界地区,以灰陶为主:二是河南龙山文化纹饰继承庙底沟一期文化,除河南外,在山西河北的南部也有分布:三是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陕北、晋南地区也有分布;四是山东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龙山文化所使用工具的发展已经进人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期,打制石器已经比较少,磨制石器被普遍使用,有石斧、石铸、石锄、石镰、石刀等。由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业规模相比仰韶文化时期有了显着扩大。此外,家庭饲养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家春的种类日益增多。除了猪和狗之外,牛、羊、马、鸡也开始饲养,可以说是六畜俱全。

龙山文化的陶器生产普遍采用丁轮制法来制作陶胚,这不但使得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而且生产的陶器光泽黑亮,薄如蛋壳所以龙山文化又被称为“黑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遗址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于安阳后岗。后来又在河南的水城,汤阴、登封、淮阳郾城、辉县、汝州等地的有发现,其分布遍及河南全省,距今约5000年。其文化面貌以饰绳纹、篮纹、方格纹的灰陶为显着特征,与山东地区发现的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龙山文化有所不同。为了与其他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相区别,考古学界将河南境内的龙山文化称为“河南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的生产活动仍然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已经开始进人青铜器和石器并用的时代。陶器生产的品种大增,制作精致,而且生产的效率也大大改进。在河南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了国家形成和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如郑州牛寨遗址中发现了熔铜炉壁附有铅锡青铜块,淮阳平粮台三期H15内发现了铜渣,登封王城岗四期H617内出土青铜器残片,汝州市煤山遗址中出土铜坩埚,熔铜炉残壁及铜液痕迹。鹿邑栾台遗址二期早期发现青铜器等。这些资料表明河南龙山文化时期青铜器的冶炼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已经进人早期青铜器时代。而且,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也很普遍,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址、登封王城岗古城址、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岗、淅川下王岗等的发现均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活动在这个时期。

关键词

网友回应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