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海帆寻踪:让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

2020-11-02新闻动态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海外各地物质互通、文化交流、人员流动、风俗交融的重要纽带。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展开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日,“海帆寻踪: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博物馆及科研机构的近50位专家齐聚一堂,从“海丝”器物与考古、“海丝”贸易与制度、“海丝”航路与文献、“海丝”文化与社会等诸多角度进一步阐释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海丝”历史与文化。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导吕静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陈贤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副所长钟翀教授等三位学者分别从器物传播、史料流传、图籍功用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唐代亚洲视域下的中日漆器交流、清代海防文献《平海纪略》的传播和影响,以及旧海关史料中的近代口岸城市地图等问题,从不同维度深刻阐释了海洋史研究的多元面向。

研讨会现场,有学者运用考古学方法,勾勒出历史上海丝之路“物质交流”的生动图景,如3-6世纪玻璃制品的海路传播问题,10-15世纪中日交往中的螺钿与雕漆等手工艺品在政治信息传递中的媒介作用等等,并结合实际策展经验,对“海丝”主题展览的发展和诠释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聚焦海丝之路的“贸易与制度”,将文献史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在清代旅粤闽商群体、条约贸易初期广州的旧行商与商业形势等问题上进行了独到阐发。还有学者通过相关航海图志文献的考察,还原古人对海洋的探索和征服

关键词

网友回应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