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自然遗产日到来,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非

2020-11-02新闻动态

趁着6月9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说说我的家乡大北京。北京可谓历史悠久,早在70万年前,“北京人”形成的原始人群部落就在北京的周口店地区出现了,北京城建成也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自然有不少靠着口口相传和心心相念而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在一路提醒我们对于这些丰富的遗产,不要遗失,更不要遗忘,而是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此,就列举几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京西太平鼓

从明代起,太平鼓就开始在北京流传,起初只是民间的自娱自乐的集体舞蹈,明末清初的时候开始盛行。清朝末年,传入了门头沟区。以至于门头沟地区历史上众多的村落里,家家几乎都会打太平鼓,因含有太平两字,寓意美好,清朝旧历除夕的时候也会打太平鼓,也叫迎年鼓。太平鼓的制作工艺和极具地方特色的舞蹈动作,成为门头沟区的民俗文化象征。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京剧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清朝乾隆年间,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剧班子来到北京,和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融合了昆曲,秦腔的表演方式,剧目和曲调,从而形成了京剧。之后在清朝的宫廷中得到迅速的发展,民国的时候是空前繁荣的时期,诞生了程小楼,梅兰芳,程砚秋等多位京剧大师。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八达岭长城传说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长城,2300多年的岁月形成了题材众多,表达丰富的神话传说,孟姜女传说,风物传说等等,极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特色,也是中国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6月7日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北京评书

北京评书作为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传说是明末清初的时候,江南的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到北京传下来的。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清朝的时候北京有一位鼓曲艺人叫王鸿兴,他到江南表演的时候,拜了柳敬亭为师,回到北京之后就开始说书生涯,收徒后流传至今。2008年6月7号,北京评书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北京料器

说起料器,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可过去,这料器可是老百姓最喜欢的物件之一呢,比如旧时老太太帽子中间的帽花,老爷子喜欢的烟杆上仿玉的烟嘴等等。料器古时候也叫琉璃,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可谓历史悠久,在清代十分盛行。

关键词

网友回应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