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济渎庙景区

2020-11-24济源济渎庙景区
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位于济源市西北2公里济水东源处庙街村,是古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历史由来

济渎庙济渎庙
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祭祀之风,古来有之,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生产十分低下,科学很不发达,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随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兴云布雨,关系五谷收成。
因此,封神祭祀,是历代天子之礼,且程序繁、礼仪多。自汉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渐成礼仪定制。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渎神建庙,济水原称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晋封为清源公,因此又名清源祠。唐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济渎神被封为清源忠护王,北海神被封为北广泽王。

唐宋时期

济渎庙济渎庙
宋、元扩建,至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到400余间,占地33万余平方米。
自隋起,历代皇帝遣使莅临,举行盛大祭典活动,唐宋时期,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成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有加,对祭祀活动更是推波助澜,一直延续到清代,祭祀未断,庙貌不衰。
因此,一部济渎庙兴衰史,也是中国古代水神崇拜史的缩影。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济水源头,滋养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首都原城;济水贯黄河而自清,历曲折而如海的独特流向,凝铸了中华民族含贞自洁、威武不屈的高贵禀性;历代文人仕子对济水的歌咏之作,也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永不凋零的奇葩。

坐北朝南

济渎庙济渎庙
济渎庙坐北朝南,总体面积布局呈“甲”字形,总面积86255平方米,现存古建筑72间,占地10万余平方米,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现存建筑,在中轴线上有清源洞府门(山门)、清源门、渊德门、寝宫和临渊门,龙亭、灵源阁等;两侧有御香殿、接官楼、玉皇殿和长生阁等。
清源洞府门系三间四柱挑山造木牌楼,为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建筑。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是古代祭祀胜地,典型的北方古典园林,为济源胜景之一。

古典园林

济渎庙一景济渎庙一景
寝宫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屋坡平缓,斗拱雄巨疏朗,檐柱粗矮,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临渊门北的济渎池(又名小北海、龙池)和珍珠泉共为济水东源。泉水清澈,遍地涌金。环池亭阁玲珑,古色古香,是珍贵的北方古典园林建筑。庙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
现有宋元明清古建筑三十六座,北方古典园林一处,即济水源头“小北海”(济源古“九景”之一),其中,清源洞府门为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木结构牌楼建筑,寝宫为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石勾栏为中国保存唯一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栏杆。

保存完好

济渎庙
庙内现存古建筑保存较完好,是解放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用“双圈”圈阅的受保护的全国重要古建筑群之一。1964年以来对济渎寝宫、清源洞府门等先后进行修葺。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价值

济渎庙庙内现存木结构古建筑始自北宋,历元、明而迄于清,绵延千年而不绝,本身就是一座具体而微的中国古建艺术博物馆。这里既有河南省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北宋济渎寝宫,也有世所罕见的“工”字型大殿与长廊,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粗犷豪放的恢弘大气,又包容了江南园林精雕细琢的幽微匠心。
大明诏旨碑刻立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通高5.5米。宽1.7米。碑文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了统一名山大川,各地城隍及历代忠臣烈士的神号而颁布的圣旨,字体工整,遵劲有力,此碑为研究明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景点介绍

寝宫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屋坡平缓,斗拱雄巨疏朗,檐柱粗矮,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临渊门北的济渎池(又名小北海、龙池)和珍珠泉共为济水东源。泉水清澈,遍地涌金。环池亭阁玲珑,古色古香,是珍贵的北方古典园林建筑。庙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现有宋元明清古建筑三十六座, 北方古典园林一处, 即济水源头“小北海”(济源古“九景”之一),其中,清源洞府门为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木结构牌楼建筑,寝宫为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石勾栏为中国保存唯一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栏干。庙内现存古建筑保存较完好,解放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用“双圈”圈阅的受保护的全国重要古建筑群之一。
济渎庙
出济源城西北行四、五里路,便来到清源济渎这座占地四百多亩的古建筑群的南端。迎面矗立的便是济渎大庙的“清源洞府”的山门。这座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纯用木质叠架而起,飞檐桃角,重翘重昂的大屋顶,仅由并排竖立的四根木柱支撑。远看似乎摇摇欲坠,其实纹丝不动,稳若磐石。它由宋初创建,明代复修,历经了数百年的风侵雨蚀,现仍然完好无缺。
进入清源洞府山门,沿着大庙中轴线上的宽阔甬道,再往北走二、三百米,便是济渎清源王的寝宫大殿。这座红墙碧瓦、琉璃脊兽、雕梁画栋、气象宏伟的古建筑物,原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面阔五间,进深四架,屋顶坡度平缓。斗拱雄巨疏朗,在中州木结构中,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好。
济渎庙一景
 
寝宫旁边有一幢“古汉柏图志碑”。碑上题有一首七律诗:“老树何年荫柘黄,至今犹带紫泥香,材高岂但倚廊庙,岁久还须作栋梁,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从诗意看,“古汉柏”也就是现在巍然尚存的“将军柏”了。这棵粗可七人合抱,高达三十余米的老树,传说为唐初叱咤风云的名将尉迟敬德奉命来这里监守大庙时,曾经把战争年代自己使用的钢鞭挂在树枝上。五代后汉皇帝为了追念他的功绩,便封此树为“将军柏”。至今这棵经历千有余年风霜苦雨的老树,依然是老干扶疏,新枝茂密,俨然象许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难怪在“四害”横行时期,有人游济渎庙,观看了这棵挺拔的“将军柏”,无限感慨地写诗赞颂道:“扭断腰身剩薄皮,新枝依旧翠云垂,济渎庙里将军柏,暴风飙风总不移”。
 
古汉柏东北边,长生殿的高台石壁上,横嵌着元学士许有壬写的“天下第一洞天”六个古朴雄浑的大字。其下集中存放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石刻碑碣数十幢,其中金大定年间的创建石桥记,书法劲健,其拓片曾经出国展览。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写的“投龙简记碑”,笔致雄劲而秀润,尤世人所称道。
绕过济渎寝宫,便是人们称为济渎东源的小北海、珍珠泉、万泉寨等水源区了。这里万泉鼎沸,遍地涌金,状如珍珠浮地,络绎不绝,联贯而出。唐代李颀诗云:“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伏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描写的正是这里的景色。向称济渎西源的龙潭,也是一处大型的自然泉组,县志中记载这里的景况是:泉水“停蓄时晶莹澄澈,月映潭空;奔注时万眼汇流,雪浪滔滔。”
济渎庙
 
清源济渎“小北海”上的临渊阁,知春亭、水殿、龙亭、海眼等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经上级拨款,维修一新,回廊朱栏,曲径通幽,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很快这里将成为劳动人民的游览胜地。
 
出济渎庙往东,便是烟村散落,田畴千顷,灌溉渠道密若蛛网的济河灌区了。灌区的上游,有一片“合瓦宝地”。相传早在元末明初,人们为了根治涝,开挖地下水沟,顺着地下沟用三扣瓦筑成“非”字形、“井”字形、“未”字形互相沟通的地下排水系统,上覆黄土,下流清泉,既防旱,又除涝,泉水冬温夏凉,可以调节地温。在大雪纷飞,地冻如石的严冬,“合瓦地”上片雪不存。这种“合瓦地”象个“天然温床”,促使作物早熟,经久耐放,味道鲜美的济渎金蒜,就出在这里。
济河灌区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灌区。解放前,由于渠道年久失修,泉水阻塞,只有半个流量,灌区五千亩农田还常常出现“旱时缺水涝时淹”。解放后,灌区人民积极开发泉组,扩大水源,硬化渠道,防止渗漏,把泉水扩大到两个流量以上,灌溉着三万多亩土地。来到灌区,看到那万泉吐珠,汇集成滚滚的渠水,正浇灌着翠绿如茵的块块麦田,农民们有的在施追肥,有的在耙地保墒,在那人欢马叫的田野上,呈现出一幅热气腾腾的春耕图。

优惠信息

2020年2月,为致敬全国医护英雄,济源市全体A级景区在2020年将面向“白衣天使”免门票开放,同时,一位家属可享受同等免票政策。 

旅游目的地

济渎庙
 
济源市济渎庙正式荣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颁发的第四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成为我省继登封嵩山古建筑群、社旗县赊店古城之后第三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关键词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