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善寺

2020-11-24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是古代嵩山地区僧人的授戒中心,与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 
会善寺坐北朝南,现存二进二院,西院11座建筑,东院7座,其中大雄宝殿创建于元代,后多次重修,其建筑出檐深远,斗栱硕大,是嵩山地区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除大殿外,其他建筑均为硬山式灰瓦顶。会善寺内现存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等碑碣石刻30余通、唐至清古树120余株、明代铸大铁钟一口,寺西有唐净藏禅师塔,西南和东南有清代砖塔5座。 
2001年6月25日,会善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1日,包含会善寺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会善寺前身为魏孝文帝元宏的一座离宫,正光元年(520年)复建闲居寺,北魏灭亡后,成为佛教活动场所。
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
唐武则天巡幸此寺,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并置镇国金钢佛像于寺内。唐代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
五代时于嵩山琉璃戒坛纳法,又名“封禅寺”。后梁时废。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
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年),赐名“万寿禅寺”。 
会善寺会善寺

建筑特色

会善寺大雄殿为木结构建筑,巧妙运用了数学、力学、建筑学原理,单檐歇山筒瓦顶,出檐深远,斗拱硕大,造型朴实,其斗拱、角梁、乳袱、剳牵、丁袱、桔头、丁华抹颏拱等典型做法,均反映了元代建筑技术的重要特征。
会善寺净藏禅师塔为八角形砖塔,工艺精细,造型别致,以砖代木,逼真表现出唐代八角亭式木结构的柱子、额枋、斗拱、门窗等做法,实属难能可贵,体现出唐代的建筑工艺与时代特征。 

文物遗存

会善寺
 
会善寺坐北向南,其中轴线保存有照壁、山门、大殿,两侧有东西配房等8座历史建筑。山门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小灰瓦顶,中3间砌券门,明间门券上嵌长方形横匾书“会善寺”3字,内供白玉阿弥陀佛1尊,系明周王所赠。 
会善寺山门东西两侧各建单间硬山造掖门,后有大雄殿,月台上有明成化七年(1471年)铁钟1口,高1米余、重650公斤。
会善寺西山坡上原有唐代名僧一行禅师创建的琉璃戒坛,毁于五代,尚存唐代残石柱2根,柱面雕天王像,柱础雕鬼怪神兽。寺西有唐净藏禅师塔,西南和东南有清代砖塔5座。
会善寺内现存的主要碑刻有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记》等。 
  • 元代大雄殿
会善寺大雄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殿檐下施有硕大的斗拱,殿内作减柱造。殿正面明间为隔扇门,余四间皆为隔扇槛窗,背面明间用板门。该殿始建于元代,后多次重修,现殿内木架及檐下斗拱均为元代遗物。 
  • 净藏禅师塔
净藏禅师塔净藏禅师塔
净藏禅师塔位于会善寺之西,单层单檐八角形砖筑,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平面为等边八角形,塔高10.3米。其下部为2.6米高的基座,座上部砌出简单的须弥座,束腰部分各面均砌出三个横长的壶门。塔座之上为仿唐代木构亭式建筑的八角形塔身,各角砌出倚柱。南面有单券门,可入塔室,室内平面也为八角形,穹窿顶。塔身东西两面雕出仿林结构大门,阑额上雕人字形斗拱。塔身北面嵌石铭1方,记述净藏禅师的生平事迹。其余四面皆雕破子棂窗,各角柱柱头有斗拱。塔身以上为叠涩檐,上有一层须弥座式及山花、蕉叶等装饰雕砖,上部是石雕莲座及火焰宝珠状塔刹。 
  • 中岳嵩阳寺碑
会善寺内遗存的《中岳嵩阳寺碑》为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刻立。碑首雕有六条盘龙和佛像,龙爪扭结成一个拱彤龛,龛内浮雕独佛一座。碑南面雕佛象12层,上11层各为8佛,唯最下一层为6佛,共94佛。碑北面上半部神龛正中,雕有一大佛象,周围是数尊小佛,额下左右有飞翔的小飞天,肌肤丰满,翔姿坦然。碑侧浮雕图案,规制齐褴。整座碑雕工之精、线条之美以及布局结构之匀称,为嵩山古代石刻中所罕见。 
中岳嵩阳寺碑中岳嵩阳寺碑

历史文化

  • 历代名僧
道安禅师俗寿128岁,历经隋唐两朝八帝,因比其师五祖弘忍年长20岁,故有“老安”的美名。道安云游至中岳嵩山后,见会善寺清幽静谧,便道:“是吾终焉之地也。”随即定居于此长达45年。 
唐代,会善寺高僧辈出,如元同、净藏及天文学家一行等皆出于该寺 。僧一行曾在会善寺“置五佛正思惟戒坛”,具体主持传戒,使会善寺成为当时嵩洛地区的佛教中心。 
  • 学界观点
会善寺何时修建,学术界存在两种说法。一说始于汉代,一说始于北魏,明代《嵩书》、清代《说嵩》、《嵩山志》、《嵩岳游记》、《登封县志》中的“会善寺”条,载文大同小异,对于会善寺的修建,均曰“本北魏孝文帝离宫也”,这也是广为流传的说法。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评价说:“净藏禅师塔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唐代仿木结构建筑”。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刘敦桢先生也都曾指出:“唐代砖石结构的墓塔中,采用木结构式样最多的,只有净藏禅师塔一处,盛唐木结构的式样,可由此推测一部分。但单就平面采用八角形一点而言,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资料里,没有比它更重要,年代更古的了。” 
  • 古代诗文
明人吴三乐有诗题为《雨过会善寺观茶榜石刻》,其中道:“寺雨人仍过,花香酒故随。寻源行水尽,披雾看山时。树杪闻清馨,苔余认断碑。虎溪僧送客,一笑有相知。” 
净藏禅师塔净藏禅师塔

文物价值

会善寺是佛教参与天文活动、参与中国古代宇宙观演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僧一行的出家修行之所,是佛教与“天地之中”观念代表人物的见证。 
会善寺大雄殿是嵩山地区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它的建筑形制、技术对中国建筑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净藏禅师塔为研究佛教建筑传入中国后被中国传统建筑所融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建筑史上有重要价值。 
会善寺内的碑刻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会善寺大雄殿会善寺大雄殿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会善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3月,投资400余万元、历时3年的会善寺修缮工程竣工 。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调整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列其中。申遗期间,国家文物局多次派员和组织专家赴现场实地考察,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先后完成了申遗文本编制、遗产本体保护和展示、环境整治、专项法规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档案资料建设、遗产监测、社会宣传等工作。 
2010年8月1日,会善寺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会善寺照壁会善寺照壁

旅游信息

  • 地理位置
会善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 
  • 交通路线
自驾线路:从郑州市出发,进入郑少高速航海路连接线行驶4.2公里,进入郑卢高速行驶61.6公里,进入登封大道行驶4.4公里,进入锡海线行驶7.5公里到达嵩山景区。
旅游巴士:从新郑国际机场乘坐机场3线巴士到郑州火车站东广场,然后在火车站东广场对面的郑州中心站乘坐专线巴士到达嵩山景区。

关键词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