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石窟

2020-11-04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原名希玄寺,宋代名十方净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9千米的大力山南麓。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

巩县石窟坐北向南,有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 第1-4窟为中心塔柱窟,第5窟为方形。 佛像脸形方圆,总体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但规模小,整体造像艺术水平也不如龙门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还有礼佛图、神王、怪兽、伎乐等。第一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传故事。

壁脚雕神王、怪兽和伎乐人。"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帝后和侍从,前呼后拥,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动。

1982年,巩县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巩县石窟寺修建年代不见史书记载。第4窟外119号龛唐龙朔(661-663年)年间刻有"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碑"。碑文称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此处已建寺,时称希玄寺。

巩县石窟造窟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重修石窟寺碑记:"自后魏宣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但其依据不详。据推测石窟大规模开凿约在北魏后期熙平(516-518年)至永熙(532-534年)年间。窟内外小龛纪年最早为北魏普泰元年(531年),此外,有东魏、西魏、北齐直至唐宋各代年号。

巩县石窟自北魏宣武帝后,又经北齐、北周、唐、宋、金等朝相继增凿。

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沙畹首先到达巩县石窟,在其《北中国考古图录》中发表了最初的资料。

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瑞典学者喜龙仁等先后到巩县,在《中国佛教史迹》第二集、《五至十四世纪的中国雕刻》等专著发表了各自看法。

民国十五年(1926年)2月,吴曼公在《社会日报》发表《纪石窟寺发见造刍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巩县石窟各窟被盗严重。第 3、4、5窟及千佛龛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

建筑特点

格局

  • 综述

巩县石窟分东西两区,有石窟五所,第1、2窟在西区,第3、4、5窟在东区。第1、3、4窟均为方形中心柱窟。其中第1窟最大,千佛龛一个,小型佛龛255个,摩崖大像3尊,共雕刻大小石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窟内长宽各6.5米,高6米,中心柱长宽各2.8米,基座长宽各3.5米。

巩县石窟除第五窟外,其余四窟呈方形,有中心柱(窟内方顶与云冈、龙门石窟之穹窿顶迥然不同),柱四面凿龛设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凿平棋,雕莲花、飞天等浮雕,佛像脸形方圆。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与佛传故事,壁雕神王、怪兽及伎乐人。其中,帝后礼佛图共十八幅,现存十五幅,人物众多,反映皇室宗教活动。

  • 第一窟

巩县石窟第一窟是一个高、阔均为6米的正方形洞窟。石窟正中有顶天立地的中心方柱。方柱四面凿有佛龛,龛内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座下面两侧雕一对蹲伏披毛的狮子。佛像的背光刻有象征光明的火焰纹,两侧刻有对称的飞天、化生和莲花。方柱基座四周,雕有力士,力士下面雕千奇百怪的神王。方柱上端各面皆为由化生、莲花和垂鳞纹、彩铃、飘带组成的垂幔。石窟的四壁之上部,刻千佛龛,龛内千佛所著衣服。

东、西、北三壁千佛龛下各有四个大龛,龛楣及龛两侧有飞天、莲花、忍冬和火焰等花纹图案。南壁即洞门内壁两侧,千佛龛下为三层浮雕《帝后礼佛图》。左侧三幅以皇帝为主,右侧三幅以皇后为主,每幅上都有众多侍从。行列前有身穿袈裟的和尚为前导,后面紧跟着仪态雍贵的帝后及为他们挈提拖裙的宫女。四壁的下部,也有浮雕。东、西、南三壁壁脚为伎乐人,北壁壁脚为怪兽。窟门外两侧的石壁上雕两个威武的力士像,身高三米多。左侧力士的上方雕有两排罗汉,与旁边的一尊菩萨相呼应。

  • 第二窟

巩县石窟第二窟是一个尚未完工的石窟,可能是因石质太坏,在中心方柱雕出虫,发现顶部崩裂而停工。窟内今存小龛,为后代继开。刻工精细的为东壁三个佛龛,视其风格为北魏时所造。中心方柱南面上、下凿三个佛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别立于莲花或莲蓬之上。龛楣刻七尊佛像,两侧刻飞天,龛外两侧雕有比龛门还高的两尊菩萨。佛龛题记为唐龙朔三年(663年)造。西壁四龛,题记为唐乾封二年(667年)造。

  • 第三、四窟

巩县石窟第三窟、第四窟的体制布局同第一窟大体相似,面积略小。窟内中心方柱的四面为佛龛,基座四周雕神王。窟内东、西、北三壁刻满佛龛。南壁是礼佛图。四壁下部,东、西、南三面雕伎乐人,北壁下浮雕怪兽。窟顶是界格式的平棋,每个格内刻有飞天、化生、莲花,为平面浮雕,装饰图案性较强。第四窟的中心方柱正面凿有上下两个佛龛,上龛内的主佛,唐代曾给予装塑(即在石像上加泥施彩),这与一、三窟不同。第四窟南壁的帝后礼佛图,不像一、三窟那样皆为三层,而是右侧四层,左侧两层。左侧礼佛图下有一幅壁画,这是中原地区石窟中所罕见的。

  • 第五窟

巩县石窟第五窟最小,方三点二米,高三米,内无中心柱。窟顶为方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个盛开的莲花,周围环绕六个凌空飞翔的飞天,四角有四个图案化的化生佛,并间有忍冬纹,构图完美,富丽华贵。窟门内壁上方雕刻佛像五尊,两侧各雕一尊立佛,肃穆地站在莲花座上。其余三壁均造一个大佛龛。窟门外壁两侧刻有金刚。尖拱形门楣 上刻有忍冬纹图案。两侧还有许多北魏、东魏及唐代的造像佛龛和题记。两侧雕有一座九级佛塔,下三级为楼阁式建筑形式,每一级都有佛像,如此佛塔实属罕见。

  • 石龛

巩县石窟外面除摩崖大像外,有些唐代小龛雕凿亦非常精致。如第4窟外壁唐龙朔二年的119号龛,系在加工平整的长方形壁面上开凿的。佛坐莲花座,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及二力士皆立于莲蓬、莲叶及莲花上,以莲梗将各像连结起来。龛楣以12个莲上伎乐天组成。龛下部刻一排栏杆及双手托栏杆的力神。龛底为6个怪兽。再下面为一排跪坐的供养人。在大约高75厘米,宽90厘米的平面上,形象丰富、生动有变化,是巩县石窟小龛中的突出作品。巩县石窟规模虽然不大,但它的总体设计和工匠的高超技艺,说明它应是帝室营建的,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雕刻史的重要实物。

特点

巩县石窟佛像为褒衣博带式,面貌方圆,嘴角上翘,表情宁静,结跏趺坐,褶纹稠叠,有规律地垂于座前,保持着浓重的北魏风格。佛像头光背光纹饰多已模糊不清,背光外侧对称刻飞天、莲花、化生。龛楣多刻火焰纹、七佛莲花、卷草或五边形拱龛。第3窟中心柱西面龛楣帷幔极为别致,楣中部刻3个饕餮,两端为两只对称龙,皆口衔垂幔及璎络。龛楣外侧刻飞天或伎乐天,造型朴拙浑厚。神王、伎乐、供养人及怪兽等浮雕多刻在四壁和中心柱的下部。神王有狮首、龙首、象首、兔首、牛首、双面人等形象。

巩县石窟内留有中心方柱,这是与其它石窟不同的特点。窟内有了中心方柱,就成了平顶。留中心方柱,是工匠根据岩石层断裂纹较多、为防止石窟塌陷而采取的措施。有了方柱不但可以防止塌方,又可以增加石壁面积,雕刻出像石塔一样的大型艺术作品。

在造像风格上,巩县石窟也有明显的特点。巩县石窟的造像大都面貌方圆、表情宁静。除在飞天中还保留有长面高鼻、眼眶深陷的特点之外,秀骨清瘦的形像,在石刻造像上,都看不到了。这种情况,说明石刻造像的艺术风格是逐渐由北魏向唐代演进。

文物遗存

综述

巩县石窟石刻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千佛、释迦多宝并坐、维摩变、飞天等北魏石窟常见的造像外,最有特点的题材是礼佛行列、伎乐、神王、怪兽等浮雕。

佛龛

巩县石窟第1、3、4窟中心柱四面凿龛,或一层或上下两层。龛内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各窟四壁布满千佛龛,3到16层不等。佛像龛凿于千佛龛下部(如第1窟左、右、后三面千佛龛下各列4个佛龛)或置于千佛中间(如第3窟在三面千佛龛正中各凿一佛龛)。

其中千佛龛为唐乾封年间(666-667年)雕造的,高1.5米,宽2.12米,龛额为拱形,后壁除中间刻坐佛一尊外,满壁刻有排列整齐的小佛龛计999个,合在一起,大小佛像正好是1000尊,故名千佛龛。龛外两侧雕有四个竖长形的佛龛,内各刻一尊菩萨像,龛口两侧角又各刻一尊天王像。龛外东侧刻有九个小佛龛。佛座下方有一块造像题记,题记为楷书,刻于唐乾封年间。

浮雕

  • 礼佛图

巩县石窟壁雕刻大量的礼佛图浮雕,五个洞窟中有三个洞窟有帝后礼佛图浮雕,计十八幅。巩县石窟里的礼佛图除三幅损坏以外,其余十五幅基本完好。

巩县石窟第1窟礼佛图浮雕在南壁窟门左右,各作3层,相向排列。东侧系以帝王为首的男供养人群像,其中主像13人,人高约60厘米,侍从约40余人,较主像矮小,高约40厘米,西侧系以皇后为首的女供养人群像,其中主像11人,侍从约30余人,皆略小于东侧人物。帝王头戴平天冠,右手持莲枝,左手置于侍者所捧香炉中,两侧侍者或为王者牵衣,或持扇、持伞盖。其余男像皆戴高冠,各与身边持伞、扇之侍从形成一组。女像头戴莲花冠,各自都有持伞、扇的侍从。人物除僧尼袈裟有几条衣纹,每个形象主要是靠圆浑的浮雕体积感构成,主像腹部的自然前挺及两臂的动作,在侍从的众多垂直线中异常突出。浮雕概括洗练的特点在窟内其他北朝石刻上也极为明显。如第1窟东壁第1龛内比丘像、各窟壁脚的伎乐浮雕等。

巩县石窟顶部浮雕保存比较完整,制作也精美,为北朝石刻中所不多见。第1、3、4窟皆为平棊。第1窟最精,平棊各边为十方格,内外3层,内层围绕中心柱为一周飞天;第2层分别为莲花、卷草和化生;最外层刻不同的莲花图案。天花支条面上还刻有卷草,支条相交处有小朵莲花,窟顶华丽。浮雕原敷有彩绘,残存部分尚隐约可见。第3、4窟顶部皆为两周,内层一周飞天。外层刻莲花、卷草和化生。支条素面无饰,仅在相交处刻小朵莲花。第5窟藻井则以重瓣大莲花为中心,四周为6个飞天,四角刻化生,并间以忍冬花纹。各窟地面都凿有与顶部浮雕相似的平棊和莲花装饰,第5窟地面莲花保存较好。

  • 摩崖造像

巩县石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高约3米。两力士外侧应各有一组一佛二菩萨的摩崖造像,仅存东侧摩崖大佛(高5.3米)、 胁侍菩萨和西侧一胁侍菩萨。崖面上有弟子、飞天等。窟内外相互联系为一宏伟的整体布局。第2窟为未完成窟;第5窟最小,长宽各3.2米,高3米,无中心柱;第3、4、5窟窟门外侧皆应为尖拱形门楣,门外两侧各雕一金刚,今仅存第5窟外2身、第4窟外1身金刚。

伎乐人

巩县石窟内壁脚雕刻大量的伎乐人。这里各窟的壁脚和中心方柱的基座下层均雕有伎乐人巩县石窟把伎乐飞天变成了伎乐人安排在壁脚,显然是表现供佛娱乐的交响乐队。从这些伎乐人使用的乐器和演奏的姿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千四百年前的乐器形状和演奏方法。

保护措施

1954年,新中国的考古人员清理了巩县石窟各窟内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护房。

1973年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巩县石窟石窟寺进行了全面化学合剂技术粘接、勾缝、修补。另外还修建了大型排水 沟,扩建围墙和其他建筑。

1954年起,巩县石窟由石窟寺小学负责保护。

1982年,国务院公布巩县石窟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河南省建立巩县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价值意义

艺术价值

巩县石窟石刻中的重要部分是第 1、3、4窟南壁门两侧的帝后礼佛行列浮雕。供养人行列浮雕形象在云冈石窟中已经出现。此外,龙门石窟宾阳洞帝后礼佛图已被盗凿,流入美国,巩县石窟的帝后礼佛浮雕为国内现存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其中又以第1窟的礼佛图为最完整。

巩县石窟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有三项:

第一,雕刻的整体布局整齐合理,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石窟的外观方面,窟内形式及雕刻本身的构造。其外观无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内而已,表现出全新的形式。

第二,是龛像发展和衣纹新形式的出现。

第三,创造了大场面的群像雕刻--礼佛图。礼佛图场面宏伟,方向、服饰一致,而形成了强烈的整体感,同时,借助各种饰物,造成了全图的层次感,使其富有变化。

宗教价值

巩县石窟的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巩县石窟的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北魏统治者十分崇信佛教,佛教被定为国教,孝文帝曾游希玄寺,赏银与僧侣,令建寺院,宣武帝也曾因疾赴希玄寺礼拜佛像,还选拔能工巧匠,开凿石窟,雕刻石佛,修整佛像和殿宇。在其倡导下,皇亲显贵纷纷效法,极尽佞佛之能事,加之迁都洛阳以后,与中原传统艺术整合,文化昌明,经济实力也有所增强。因而巩县石窟规模宏伟,艺术水平也空前提高。

旅游信息

地址

巩县石窟位于巩义市东北约10千米大力山下伊洛河北岸。  

交通

在巩义市区宋永昭陵南门乘旅游公交车可达。

门票

15元/人。


关键词
Copyright © 2020-2030 ZY.YLW6.CN 鹰龙网络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12465号
网站建设:鹰龙网络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 文化遗产微信
  • 文化遗产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