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名称:杜岭方鼎
学术命名: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所属年代:商代中期
具体时间:公元前1590年至公元前1300年 ,约公元前1400年
征集方式:出土文物
出土时间:1974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郑州市杜岭街、张砦南街 ,属郑州商城遗址
出土状态:完整无损,共一对
器物数据:通高87厘米,口长67厘米,口宽61厘米
1974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杜岭街和张寨南街在地下施工时挖掘到坚硬的金属器物。在清除周围的泥土后,两只外形类似的巨型青铜器现身。大方鼎通高100厘米,重达86.4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一号,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小方鼎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二号,由河南博物院收藏。
2010年,环卫工人袁海军声称是方鼎的发现人,并且由所在社区出具了书面证明材料。但是此时遭到部分专业人士的反对,对于如何对待考古遗址的发现者也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
中国历来重视青铜器,视为国家象征,鼎更是重中之重。《史记·封禅书》:"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虽然有文字记载,考古学上中国历史却开端于安阳殷墟,后母戊大方鼎是代表器物。其进一步溯源则由郑州商城的杜岭方鼎提供了线索。
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在挤掉登封阳城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残片、偃师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与收集而来的青铜爵,乃至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后,杜岭方鼎挺进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九大镇院之宝的行列,成为中国青铜时代前半期(夏与早商、中商)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神器。
让郑州挺进"中国八大古都"的重要力量
"就一眼,直刺心底--郑州,确实是一座王者之都了!一米来高、3500多年前的两尊青铜方鼎,这,绝对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一般贵族能够使用的,只能属于商代王室的重器!何况不是一个,而是成双成对!就是之后,成双成对出现的,一般王室使用的也比较多。即使是一个大鼎,也必然与商王室祭祀有关,何况两个大鼎非常有序地安放在一起!自打那一刻起,几十年来,在我心中,郑州商城遗址就永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商代城市遗址,而是一座真真切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王者之都了!"
30多年已经过去,谈到1974年9月借着微弱的灯光、在黑乎乎的地道里看到锈迹斑斑的杜岭方鼎后的"第一反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先生脱口而出的就是"王者之都"--"两尊青铜大鼎,破土欲出,峥嵘乍见,这种不言自威,这种冲天霸气,非王莫属!"
"郑州商城"、"郑州商城",如此这般叫了二三十年,甚至都约定俗成了,但考古工作就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自1959年郭沫若先生猜测"郑州商城"有可能是商代都城后,考古工作者就极力寻求"郑州商城"作为王都的证据,但直到1974年,考古工作者还是只能把"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的一座普通的城市遗址。
1959年7月4日,郭沫若先生专程到河南,考察了郑州商城遗址。当他看完考古工地后,非常震撼,随即题诗:"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中丁之所都。地下古城深且厚,墓中遗物富有殊……"但郭老的这种"疑似",毕竟只是"科学猜想",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认知--尽管他猜测"郑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中丁所迁的 都,但却拿不出什么"黄金白银"作为证据。
而杜岭方鼎于地下沉睡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不期而遇地与当代考古学家乃至科学家的相见,才让郑州商城遗址逐渐由"混沌"走向"清晰",对它的认知,也因此而一步步"升级换代":郑州商城,一座商代早期的普通城市遗址--郑州商城,"疑似"中丁之都,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中丁 都,一座商代早期的王者之都,中丁迁都于此--郑州商城,商汤亳都,一座商王朝开国之君成汤营建的国都--郑州商城,一座3600年前营建的当时世界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商王朝的心脏与王都。有了郑州商城的存在,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而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挺进中国大古都俱乐部。
这一系列"嬗变",都是从杜岭方鼎的被发现开始的;或者说,是杜岭方鼎,挺直了中国学者认知"郑州商城"的腰杆!--"郑州商城"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王都。它布局严整,气魄宏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一座不可替代的里程碑。享誉世界的商文明,就在这里起步。它的发现,不仅为安阳殷墟找到了文明的源头,而且为寻找先商文化和夏文化提供了依据。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探索中,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郑州商城'出土的青铜礼器,其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铸造花纹之精致,都是前所未有的。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在郑州商城时期,中国古代文明已经进入初现辉煌的时期。"
"过去,有些学者认为,郑州商城先后出土青铜器,都是商王室遇到突发事件,仓皇逃往(郑州西北的)小双桥(商代遗址)时,临时埋藏起来的。我看,倒未必如此。这些青铜器,埋藏得相当规整,如遇突发事件,哪会埋得如此从容呀?它们,很可能,还是与商王祭祀有关!"杨育彬先生说,"1974年,杜岭街出土第一批青铜器,两尊青铜大鼎,一尊高100cm、一尊高87cm,但在土里,两尊大鼎的口沿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显然是有意而为之;1982年,顺城街出土第二批青铜器时,我又发现这儿的青铜器的下面,铺有一层木板,这,当然还是有意而为之;1996年,向阳食品厂出土第三批青铜器时,就更奇怪了--整头牛(骨架),就和青铜大鼎在一起。这,就只能是祭祀了。"
一看就是杜岭方鼎"乳钉"之"翻版"
杜岭方鼎等渐次出土于郑州商城遗址的这三批青铜重器,在当年,它们到底是在"享受"过商代国王、王室何等尊崇的"礼仪"后,被奉安在郑州的黄土之下,我们就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恐怕也难以追回一二。
这些神秘、诡谲而狰狞的青铜重器,能在今天訇然而出,一如玩笑,宛如儿戏--这,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百姓要"深挖洞,广积粮",为这事儿,多少部队、多少百姓在挖地道,恐怕难以胜计。1974年9月的一天,下着小雨,气温骤降,但老百姓在杜岭街、张寨南街挖地道的热情却一点儿也不敢降下来。突然,一位工友在隧道的右前方挖掘到一种坚硬的金属器物。
"这儿有东西!"那位工友惊恐地大喊一声。"是炸弹吗?"这一问,把洞中气氛搞得立马紧张起来!
"不是!不是!"几位大胆的工友用铁锹清去周围的泥土,两只锈迹斑斑的"大香炉"很快露出"原形"。
挖出"大香炉"的地方,离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有一两公里,很近。这事儿,如刮风一般,很快传到杨育彬先生的耳朵里。那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博物馆仍在"合署办公"。
杨先生一行4人来到工地(郑州百货大楼东北约500米处),发现这地方位于郑州商城遗址西城墙外约300米长的杜岭土岗上,地势高出周围4米左右。进入地道,走了约300米,在洞的尽头,他们终于看到几件青铜重器,孤零零地镶嵌在地道的右壁上:两件大铜鼎东西并列,端正地摆放在一起。一件较大,一件略小。一件铜鬲,放在那件较大的铜鼎内。埋藏者为了把高低不一两件铜鼎摆放整齐,那尊略高的铜鼎下的生土,被挖低了一些,看上去,两鼎的口沿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鼎形制、纹饰相同,双耳,斗形方腹,四个圆柱形空足。器表饰以饕餮纹、乳钉纹。
为了确定青铜重器所处的地面方位,他们只得用探铲从地道里向地表钻。填土经过夯打,十分坚硬。钻洞里落下的土,把他们"装扮"成"土人",最后"钻"到了一户人家的大衣柜下--青铜重器,在地下6米。
这两尊青铜方鼎,大的被命名为"杜岭一号",通高100cm,口径62.5cm×61cm(基本是正方形),重86.4公斤;小的被命名为"杜岭二号",通高87cm,口径61cm×61cm(标准正方形),重64.25公斤。"杜岭一号"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杜岭二号"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1982年、1996年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两批6尊青铜方鼎,则皆是盖房打地基时被工人意外发现的。其埋葬深度与形制,与杜岭方鼎大体相若。它们大都为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所收藏,没有离开郑州。
杜岭方鼎装饰的,是饕餮纹与乳钉纹。鼎是大锅,"饕餮"与"乳钉",张扬的当然是"吃"。饕餮是贪食的猛兽,象征吃。"乳钉"如乳头,当然也是说"吃"的事儿;故宫大门上九纵九横,八十一个"乳钉",也是大到天边儿了。这大概叫皇帝吃天下吧!而王府州府县衙能够"享用"的门钉,那"乳头"样的东西,就必须渐次减少下去了!
杜岭方鼎是发现的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这"礼",最古老,最年轻。每每看到杜岭方鼎,都会想起故宫的门。